“开放协作是驱动技术改变生活与世界的强大力量”,OpenStack基金会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在2019年4月30日美国丹佛举办的首届开放基础设施峰会上强调。他认为OpenStack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开放项目之一,“这些(开放协作)创造了伟大的机会,令个人也能影响人类共享的技术未来,甚至是人类共享的未来。今天,让我们专注于那些共享未来的一小部分:如何跨社区、公司和国家来共建最好的基础设施。”
Bryce也是Rackspace Cloud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技术职业生涯的早期就意识到了技术本身已经不能够成为长期可持续的企业竞争优势。当Bryce在Rackspace工作时接触到了OpenStack后,他就意识到开源技术并非一个市场营销噱头或一个商业模式,而是一个创新模式。所有的公司都不应该承担起自建所有技术堆栈的负担,在开放协作和开源技术的基础上,企业将能够开发增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改善内部运营以及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诞生8年的OpenStack已经按时推出了19个版本,拥有数以万计的企业用户,成长为一个有着超过10万技术人员、几乎在全球每一个国家都有人员覆盖的开放社区。2019年OpenStack峰会改名为开放基础设施峰会,预示着OpenStack已经扩展成为一个开放连接企业基础架构的技术平台,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开放集成将是接下来的重要使命。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服务器厂商浪潮,在首届开放基础设施峰会上,展示了作为同时参与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社区的厂商,对新一代计算架构“融合、开放和敏捷”的重大判断。
中国开放基础设施浪潮高涨
今天,中国正在全球开放基础设施的浪潮中迎风而起。IDC预测全球数字化转型预测在2019年将达到1.9万亿美元,2022年将达到1.97万亿美元,而中国与美国将是全球数字化转型的两大地域市场,全占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预算的一半。按全球2万亿美元的预算估算,2019年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预算高达500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就是开源开放基础设施。
(浪潮集团研发经理亓开元博士)
2018年,基于OpenStack和Kubernetes的开源容器私有云部署呈现双升态势。在中国市场,OpenStack与Kubernetes是前浪推后浪、后浪又拉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开放基础设施双升浪。特别是进入2019年,以Kubernetes为代表云原生技术和云原生产业在中国市场迅速窜红,结束了人们对OpenStack与Kubernetes的误解之争,企业们都开始意识到OpenStack的私有云底座,加上Kubernetes的跨多云和混合云环境的容器部署协调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架构的正确姿势。
2019年2月,浪潮成为全球知名开源组织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基金会金牌会员,这是浪潮继成为OCP铂金会员、OPEN19首批会员、OpenStack黄金会员、ODCC供应商会员以及加入Apache基金会以来,在进入开源社区方面的又一重大进展。OCP、OPEN19、ODCC是开放硬件社区,OpenStack和CNCF是开源开放软件社区,浪潮以自身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服务器厂商体量作为平台,拉通了全球企业级开源开放软硬件生态的集成与落地。
而浪潮对于全球开源开放基础设施生态,有着自己的一个总体观点。在2019年的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驱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一颠覆性技术依赖强大的计算力支撑,人工智能计算作为一种当下及未来的主要计算形态,正在成为智慧未来的核心动力。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计算,有三大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开放与敏捷”。“融合”意味着IT、CT、OT三大计算形态的大融合以及IT体系内的各类技术大融合;“开放”意味着软件、硬件和网络等都在走向开源开放;“敏捷”意味着企业IT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核心生产力,必须要能够敏捷应对市场变化。
在“融合、开放和敏捷”的重大判断基础上,浪潮持续不断加大开源软件投入。在“融合”方面,浪潮遵循融合架构硬件重构+软件定义的技术路线,通过OpenStack将自身的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基础设施组合起来,对外提供完整的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浪潮也在将自身的能力融入到ISV、SI等合作伙伴的体系之中,参与构建由合作伙伴主导具备行业应用特点的OpenStack云。“开放”方面,浪潮通过积极参与社区、反馈社区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并通过标准的南向兼容框架和北向API将合作伙伴的技术容纳进来,更好的支持异构兼容及上层应用开发与接入。“敏捷”方面,浪潮InCloud OpenStack实现了敏捷高效的DevOps流程,通过容器化、kolla-ansible等技术 加速CI/CD过程,达到每月发版、持续交付,单日可交付500节点以上。
2019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推出的云海平台,包括了OpenStack、Hadoop、Kubernetes等集成的私有云解决方案,为企业交付灵活的、可选配置的完整产品,让客户通过“菜单”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基础设施功能,从而简化部署和敏捷交付。
持续跟进全球开放基础设施进程
作为中国重要的开放基础设施供应商之一,浪潮致力于将OpenStack打造成超级引擎,集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开源技术,同时将OpenStack应用于数字经济领域,面向政府、金融、电信、能源、制造业等行业客户提供开放、融合、敏捷、智能的先进云基础设施,使能数字化转型。
(浪潮集团研发架构师苏志远博士)
在不断集成和落地全球开源技术的同时,浪潮也在跟进国际开源社区的技术进展,以及将自己的实践反馈给国际开源社区。OpenStack的第18个版本Rocky版于2018年8月发布,Rocky是OpenStack基金会非常看重的版本,增强了对很多新兴技术的兼容,包括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裸机和软件容器等,在集成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升。由于Rocky发布时间不足一年,产品成熟度依然需要OpenStack解决方案提供商做大量优化、改进工作,不断提升高可用、高性能、高效率,才能真正推动Rocky在企业生产环境的部署。
浪潮与英特尔在首届Open Infrastructure峰会上,共同分享了基于Rocky的InCloud OpenStack大规模集群测试数据,为Rocky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的部署以及大规模集群支持,提供了先导性技术验证。此次浪潮与英特尔的联合测试,在200+节点的真实数据中心进行了部署并进行了全面测试。在实际测试中,浪潮InCloud OpenStack Rocky版本展现出良好的高可用特性,同时在效率上也实现显著提升,代码驱动可实现程序化部署/升级,自动化支持持续集成和验证,支持一天高达500+节点的快速交付,并且无需任何业务中断即可在线轻松扩展。
此外,InCloud OpenStack Rocky版本提供高级虚拟化功能,支持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库的高I/O性能实时监控,并且每个集群每天支持数十亿个细粒度指标,表现出优异的高性能。据透露,浪潮与英特尔将继续基于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以及支持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对InCloud OpenStack Rocky版本进行更全面、更大规模的测试,并根据今天的测试结果对其进行持续优化和提升。
而针对2019年4月刚刚发布的OpenStack第19个版本Stein版,浪潮的BP(Completed Blueprints)贡献率排名全球第九。BP代表在OpenStack项目中完整设计实现的需求和功能,反映了其推动OpenStack发展的贡献程度。浪潮还计划在近期将四个独立开发项目的源代码回馈OpenStack社区,包括Cetus(容器部署和管理)、Leo(流程审批)、Pluto(大规模高性能监控)和Skyline(全新UI),这些在许多浪潮客户的实际生产环境中获得了高度认可。
对于全球开放基础设施技术进程的跟进,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当前的企业数字化实践。这也是浪潮的追求,基于浪潮云平台核心产品InCloud Manager、InCloud OpenStack、InCloud Sphere等构建的广电行业云解决方案,实现了单集群规模1000+节点、总规模达到1500+节点,位列全球TOP5,为业务部门提供虚拟机、裸机、文件、网络、安全等各类资源,满足对高并发及安全稳定的需求。而浪潮成功实施的国内最大金融生产云,某银行通过InCloud OpenStack搭建了1000+节点的云平台环境,承载手机银行、智能ATM、分行前置系统等业务系统环境,日交易峰值超过6千多万笔,交易峰值同比增长42%。
当然,针对日益复杂和多样的开源技术以及多云环境,浪潮的策略是对基础设施的每一层进行规划和解耦,再通过API和SDK接口开放出来,未来只是平台的功能会有变化和增加,但保持统一接口不变,无论用户还是生态合作伙伴都将获得不变的平台服务和技术体验。而在多云管理方面,浪潮以InCloud Manager为核心,集成了多云统一管理、异构虚拟化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和运维等功能,实现了对多云环境的统一管理与智能运维。
以2019首届开放基础设施峰会为标志,全球将进入一个共享的数字经济大未来,这个重大趋势将影响全球领导者对于未来的判断。联合国经济论坛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报告》认为,数字化转型不仅将重塑商业和运营模式,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和深刻的影响。而数字化能解锁全球约百万亿美元的价值,这比2018年全球GDP还要高。而以“融合、开放与敏捷”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和计算力,将不断拉升数字化转型大浪潮,为人类解锁一个共享的可持续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