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头图.jpg

种种迹象显示,2020年将是私有云的大年。自从2006年开始的公共云狂潮,已经袭卷了全球长达13年之久,一批公共云厂商在这次浪潮中拔得头筹,特别是股市表现方面可圈可点。而私有云市场一直被公共云的舆论倾向所抑制,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这当然也与私有云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发展滞后相关,而到了2019年这一情况已有明显改善。


在国际上,根据 IDC《全球云IT基础设施季度跟踪报告》2019年二季度数据显示:预计公共云IT基础设施细分市场在2019年降温,私有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显示出增长较稳定的势头。而就国内市场来看,根据计世资讯《2018-2019年私有云产品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633.8亿元、同比增长23.7%,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120亿元。


显然,就云和传统IT环境的产品销售而言,企业IT基础设施市场正处于交叉点。由企业云计算公司Nutanix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企业云指数调查和研究报告(2019 Enterprise Cloud Index,ECI)显示,近四分之三(73%)的受访者表示正在将一些应用程序从公共云移回至本地部署,其中22%的受访用户迁回的应用程序在5个或5个以上。


随着私有云的崛起和本地部署IT的回归,混合云正在成为企业IT的主流。而在面向混合云的IT基础设施市场中,操作系统无疑是重中之重以及混合云生态的“底座”。2020年将迎来私有云以及混合云操作系统的大战之年,Nutanix全球高级产品总监Harry Yang就此表示:方向很清楚,市场谁主沉浮,关键在客户的选择。


企业回归本地IT部署

用量对比.jpg

与公众对于企业IT发展趋势预估相左的是,企业并未完全向公共云的IT运营模式迁移。2019年度Nutanix企业云指数》报告受Nutanix委托,由市场调查公司Vanson Bourne连续第二年调研全球企业的企业云部署情况和应用计划。2018年的该指数报告曾预计全球整体企业上云情况将增加,然而结果是使用传统本地数据中心的情况却在2019年增加了12.5%,而不是一年前预测的将“下降20.5%”,此外还有23.5%的企业未采用任何云技术。


2019年度Nutanix企业云指数》对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2650名企业IT决策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在地区包括美洲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亚太和日本地区。此前,能够节约大量前期资本支出曾经被视为采用公共云的一大优势,而现在企业发现在为其业务选择最佳云服务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单一的公共云策略并不适合所有用例。


那么,哪些企业应用在回归本地IT部署呢?2019年度Nutanix企业云指数》显示,企业桌面及应用虚拟化、CRMERPBI、数据中心、开发与测试、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显著增加了对本地数据中心的用量。35%2019受访者表示,传统企业本地数据中心完全能够满足其需求,而49%2019受访者则认为混合云可满足其所有需求。


Nutanix全球高级产品总监Harry Yang表示,那些互联网为主的应用在公共云上更能获得公共云的好处及取得成效,但是当互联网应用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实成本也很高,比如Netflix作为亚马逊最大的客户也在慢慢把业务迁回到本地数据中心。


当然,《2019年度Nutanix企业云指数》认为,企业回归传统的本地数据中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多云和混合云的互操作性较差、选择及管理多云资源相对困难、企业缺乏相应的云技术人才等。


从中长期来看,数字化转型仍在推动企业向云环境的迁移,71%2019受访者表示将在未来3年将把已有和新开发的应用向云平台迁移。当然,这个云平台及云环境,无疑就是混合云。实际上,2019年调查的大多数受访者(85%)选择混合云作为理想的IT运营模式。


Nutanix:真正私有云

harry yang.jpg

(Nutanix全球高级产品总监Harry Yang)

在市场调查公司Wikibon的全球真正私有云(True Private CloudTPC)市场调查中,Nutanix位列真正私有云系统市场的第二大供应商,2017年占全球TPC系统市场的14%所谓“真正私有云”,在于TPC为企业本地IT环境带来了公共云的体验,这包括类似公共云的消费级控制和管理,以及灵活的IT资源调度和成本等功能。Wikibon强调,TPC不是简单的虚拟化或低水平的IT自动化,也不是不同虚拟化技术的叠加。


Wikibon的全球TPC市场调查始于2017年,显然TPC是从2017年开始才真正成熟起来。Harry Yang表示,混合云一直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混合云这个概念并不是新的,只是这个概念的内容更换了很多次。混合云最初的想法是工作负载会从私有云大量迁移到公共云上,然后可以再无缝迁移回来,但是2017年之前的技术离这个概念还相差较远,而且公共云也没有完全进入主流。


被喻为HCI超融合系统之父的Nutanix从十年前开始引入HCI的概念,HCI既是真正私有云的基础设施也是真正混合云的基础设施。Harry Yang介绍,混合云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怎么实现混合云是最大的问题之一。一般有两种实现路径:一种是从私有云向公共云发展,一种是公共云向私有云发展。Nutanix公司的理念是需要把下面的“底盘”打扎实,而当“底盘”扎实后就可以把应用自动扩展到公共云上而不受限制。


与其它供应商的HCI不同,NutanixHCI自设计之初就是以公共云在企业本地的技术实现为指导。作为一家十年前新创建的公司,Nutanix并没有传统业务的压力而可以采取全新的技术架构,这就是以标准化软件、通用操作系统、消费级设计以及深度自动化所定义的真正云服务。


以真正私有云为理念,Nutanix自成立之初就在开源技术的基础上,向企业交付生产级的成熟私有云方案。例如,Nutanix的所有产品都基于同一个控制面板和用户界面Prism,对于用户来说只有计算任务之间的区别,并没有不同私有云或虚拟化产品区别。而其它公司则是发展一个又一个虚拟化产品再堆叠起来,Nutanix则是端到端的同一个流程和同一套自动化,所有Nutanix产品都无缝接到Prism管理界面上,Harry Yang强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第二家厂商是这样实现的。


Nutanix中国区解决方案销售经理王辉则强调,Nutanix的私有云理念就像公共云一样,当用户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就可以订阅一个服务,也就是说Nutanix真正把业务的需求以各种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客户不需要单独购买产品部署、调优、集成再去获取,那种传统的方式被称为堆栈,而Nutanix的一切都是服务。除了提供公共云的服务体验外,Nutanix在软件升级方面也花了很多工夫,为客户实现数据中心的一键式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客户体验。每次Nutanix软件新版本推出后,差不多两三个月之内的客户应用比例就达到30%-40%


除了提供公共云的体验外,Nutanix源于开源又高于开源,满足了企业级需求。例如,Nutanix的服务器虚拟化是基于开源KVM,但解决了性能、稳定性和企业特性等需求,可以让单个虚机的I/O性能达到百万级别,满足生产级别HANA数据中心的部署。而在系统扩容方面,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平滑而灵活增加相应的节点,甚至可以选择只添加存储节点、全闪节点或计算节点等。Nutanix还具有跨虚拟化进行备份、容灾等独有技术。


总体来说,Nutanix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大规模云运营和对外提供云服务,以及苹果公司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这两大灵感一直在激励着Nutanix前进。而过去5年,Nutanix一直保持着平均90分高分的NPS客户净推荐分数,这说明客户对Nutanix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高满意度。


从真正私有云到真正混合云

ui-product-hero-form-image.png

如今的Nutanix正从真正私有云向真正混合云的方向扩展。正如同Nutanix创始人、CEO及董事长Dheeraj Pandey2019财年报中所说,企业渴望着多云模型以及多云之间的互操作系统及可移植性,而多云及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云计算模型到底是什么样,这是当前市场的主流思考。在自有云以及租赁云服务之间日益模糊的领域,是本世纪计算科学最大的难题。


Nutanix对于真正混合云的解决方案是:跨各种云环境的单一软件架构;单一软件许可模型(订阅的方式);虚拟化、简化和集成化的单一控制面板。为了实现上述真正混合云的目标,Nutanix2017年开始从基于HCI一体机的商业模式向着软件订阅式的商业模式转型,从而为真正混合云目标铺平了道路。


过去四年对于Nutanix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四年,大多数Nutanix产品都是这四年里研发出来的,包括文件服务、智能运维、容器管理、自动化等,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产品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底座”——Nutanix企业云平台。例如,20194Nutanix发布了Karbon生产就绪型Kubernetes认证解决方案。基于Karbon,企业可以在私有数据中心部署运行Kubernetes并获得类云体验,且无需掌握Kubernetes的开发和维护技术。Nutanix的全栈云原生平台将提供企业所需的永久存储、企业级数据服务、对象存储、观测和监视功能,为部署具有高度可用性的Kubernetes集群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Kubernetes本身支持容器应用的跨云部署,而Nutanix20196月推出Xi Clusters集群服务,则把Nutanix企业云直接运行在AWS祼金属服务上,再通过Prism Pro版本对企业本地的Nutanix集群以及AWS云端的Nutanix集群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在Kubernetes底层实现了统一的真正混合云基础设施。无论是AWS公共云侧的Nutanix集群,还是企业本地数据中心侧的Nutanix集群,都是一致的虚拟化技术以及相应技术栈,企业应用无需做任何修改即可跨混合云环境运行。


Harry Yang强调,Kubernetes最大的问题或者容器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否在数据存储层上进行整合,而传统数据存储层上所有的性能包括容灾、备份等无法进行迁移。Nutanix集群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层和统一的控制面板,这样所有的企业工作负载所需要的性能都可以自动供应,这就是KarbonKubernetes带来的价值——一套完整的技术生态管理环境。


作为企业云操作系统软件供应商,Nutanix一直在探索提高云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就像Windows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消费级部署和自助运维那样,如果企业云操作系统也能自动化部署和自助运维的话,将极大提升企业云操作系统的用户价值。Nutanix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企业云的自动化能力,建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平台X-Fit,把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在一起形成联邦学习能力,花费了三到四年的时间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目前可提供长期容量预测。


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无人值守或无人驾驶数据中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Nutanix则发布了低代码自助运维平台X-Play,让企业数据中心运维人员可以很简单的搭建自动化运维流程。Harry Yang强调,这相当于智能汽车的L2水平,即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加上辅助驾驶功能;而当前Nutanix则处于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研究的前沿。


展望2020年,在公共云市场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企业IT市场最大的变数将来自私有云以及混合云。而跨私有云和混合云的云操作系统及控制平台,将成为最大竞争热点。特别在快速发展和规模日益扩大的中国私有云及混合云市场,基于开源技术的Nutanix无疑将成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究竟2020云市场谁主沉浮?客户最终的选择将导致怎样的市场格局?这无疑是2020年最大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