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品、应用和服务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强劲增长与人才缺口之间的矛盾将在2015年呈现更加严峻态势。

(上图为慧科教育研究院院长陈滢博士,慧科教育与北航合作开设了国内首个亚马逊AWS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硕士专业方向)

2014下半年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话题非常走红,大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机器人是否能取代人类。在其它的领域尚且难说,人才市场首先就受到巨大的冲击。由牛津大学与德勤公司在11月发布的一项联合研究报告中称,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20年冲击30%的英国劳动力市场。另一项由牛津大学于2013年底进行的研究中称,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20年冲击近半数美国劳动力市场。两项研究认为,低技能劳动力与低技术人才在未来20年所受的影响最大。

在另一方面,2014年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正在全面推进,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上述每一个领域都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5万亿元,同比增长34.5%;B2B交易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32.4%;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3.9%。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大量跨产业、跨领域、跨技能的融合,都在挑战着传统人才的技术与能力。


新兴技术人才荒

今年上半年,美团网宣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技术人才招聘计划,主要职位包括高级前端工程师、支付研发工程师、数据仓库架构师、风控产品经理等。对美团网公布的招聘信息进行简单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团网的研发和产品设计两个领域公布了近百个、每个需要招聘“若干”的岗位,至今仍在招聘中。有专家称,我国在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一千万人左右。

在云计算领域,去年IDC就曾预测,至2015年云计算就业机会增长迅速,中国和印度在2015年将产生670万个云计算就业机会。同时,在公有云和私有云IT服务领域将创造1380万个就业机会。在整个软件人才领域,按照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达到407万人,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人才缺口。

在新兴的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人才的缺口更为巨大。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新增440万个与大数据相关的工作岗位,且会有25%的组织设立首席数据官职位。而每一个与大数据有关的IT工作,都将在技术行业外部再创建3个工作岗位,这将再创建将近1300万个新工作岗位。但由于大数据跨了计算机、数学、业务分析等多种领域,相应的人才非常难以培养。在物联网领域,到2020年,物联网将可创造出300亿个自动连接的终端,使得物联网规模达到至少300亿个装置,来自物联网的总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由于物联网的跨学科、跨产业、跨技术领域幅度更大,使得这一领域的人才更为稀缺,今年曾有杭州某物联网企业开出百万年薪招聘物联网架构师仍招不到的情况。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传统银行等纷纷进入互联网金融,导致互联网金融人才奇缺,各大公司相互之间高薪挖人情况频繁出现。


欧美非盈利性组织

一方面是新兴技术及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飙升,一方面是相应的人才供应奇缺,而在人才市场中还存在大量低技术人才或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新兴技术及高端技术人才的大量缺口,已经开始制约相关技术领域的进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掣肘。欧美的国家已经看到新兴技术及高端技术人才的巨大缺口,纷纷采取相应行动,为市场输送合适的人才。

一个由英国政府资助的公益型组织Tech City技术城市组织,近日推出了“Digital Business Academy”数字商业大学项目。该项目是由Tech City与世界一流的数字技术专家合作提供的在线免费课程,包括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以及专门致力于创业教育的Founder Centric机构。任何人都可以在线免费注册课程,目前提供的8个免费课程包括了创意来源、数字化创业、开发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品牌等,每个课程持续3到6周,通过在线视频、阅读教材及动手实验等部分进行教学。今年以来,Tech City还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出了总数为100万英磅的物联网创业挑战赛。这个挑战赛由英国首都戴维·卡梅伦在2014汉诺威信息及通讯技术博览会(CEBIT)上亲自宣布,主要为推动英国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积极进入物联网领域。

今年3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宣布了一项投资近百万英磅的计划,为英国培养高端云计算及大数据人才。该项投资将用于在未来8年内,每年为英国培养50位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的博士,以缓解英国在高端技术人才方面的压力。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计算机教授Paul Watson表示,因为缺乏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的人才,英国产业每年损失数百万英磅的产值。去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还投入两百万英磅,兴建云创新及数据分析中心。

在美国,Square的联合创始人Jim McKelvey深感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匮乏,他于去年创办了非盈利性的LaunchCode机构。LaunchCode与数百家科技公司合作,为有志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提供从培训、实习到入职的一条龙服务。根据美国劳动部的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有1百万程序员岗位的缺口。但同时,一份好的技术岗位通常需要大学本科教育以及3到5年的从业经验,才有可能获得一个面试的机会,更不用说那些新兴的技术领域了。因此,LaunchCode为解决美国新兴技术人才缺口而诞生。

LaunchCode还与美国IT职业在线教育公司PluralSight合作,为学员提供免费的在线技术培训。PluralSight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线下和在线IT职业技术培训企业。PluralSight与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业界顶尖专家合作,面向IT工程师和开发员等,提供新兴技术及各类IT技术的在线教育课程。目前,PluralSight提供3000余种、由600名顶尖专家制作的在线职业技术课程,包括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网络、设计等众多门类。经过一年的运营,目前已经有115位学员从LaunchCode毕业并顺利就业,由500余人在线接受了技术培训。


中国的新兴技术人才教育

说到中国的新兴技术人才教育,不得不提到慧科教育。慧科教育是一家非常独特的企业,公司创始人方业昌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州立)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方业昌即参与了当时信产部的“十二五”人才培养项目。2010年8月,慧科教育成立,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授权的“工信部移动云计算教育培训中心”独家运营单位,方业昌任该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自此,慧科教育即致力于为高校、政府、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营销等前沿科技领域的软件开发、交互设计及项目管理等人才培养服务。

2013年8月,慧科教育推出了“开课吧”泛IT在线教育平台,通过在线视频等模式,为更广泛的人才提供最新的IT技术职业教育,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O2O教育闭环模式。2014年5月,慧科教育成立慧科教育研究院,前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云计算架构师陈滢博士成为了慧科教育研究院的院长。此外,慧科教育还吸引了一大批IT领域的专家加盟,包括负责产品和研发的高级副总裁王浩博士是原IBM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的总经理,“开课吧”的CTO刘旭是原微软美国西雅图总部搜索业务的大数据专家。

慧科教育目前共有1000余个兼职教师均来自各大IT公司、高校及科研机构里最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据陈滢介绍,他三年前开始为慧科教育提供云计算教学的时候,由于当时云计算刚刚兴起,没有现成教材,基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前沿课程体系,依托政府、高校及企业资源,自主开发相关领域专业培养体系、高端课程和人性化的教学平台。慧科教育的资深教师还包括爱立信大数据和数据网络研究部总监刘青焱、原中国万网CEO张向东、百度商业运营产品研发部副总裁郑子斌、原百度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仁鼎、国家级物联网技术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姚建铨等等。所有为慧科教育教课的技术专家,以及选择专职加入慧科教育的高端人才,都是因为相信新兴技术人才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慧科教育推出了9大专业方向,包括移动云计算、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互联网营销、交互设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互联网金融等。其中,物联网专业方向还细分为可穿戴计算、智慧城市及车联网等方向。慧科教育目前与国内上百所高校合作,共建专科、本科及硕士不同层次的专业方向,同时与亚马逊云、IBM、爱立信、百度、联想、华为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在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为高校、企业和政府提供从培养、实习到就业的全程服务。慧科教育与北航合作推出了国内首个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面向在职人才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架构师)硕士高端班、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班、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硕士专业方向、国内首个亚马逊AWS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硕士专业方向。

除了线上和线下教育外,人才就业与职业生涯管理也是慧科教育关注重点。陈滢表示,慧科教育注重的是从出口设计入口,即为从人才培养的最终就业目标倒过来设计课程内容。与“开课吧”配套的“找座儿”网,是慧科教育推出的泛IT人才职业发展管理平台。“找座儿”网除了提供传统招聘服务外,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了5大类23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提高自己技能的人才提供了有路可寻的技能培训与岗位匹配指导。在某种程度上,“找座儿”网改变了上游用人单位的HR规则,把人才培训、能力成熟度与就业直接联系起来,有望规范劳动力市场。慧科教育还为联合天使基金及众多企业,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孵化器,从全方位帮助毕业生创业。目前已经有10家创业团队成立,有4家拿到了500万以上的投资。

除了为企业培养人才外,慧科教育还与政府合作,为政府及地方培养新兴技术人才。2011年,慧科教育与北京民政局合作,定制了“政务信息化硕士班”。2013年,慧科教育与南通市政府合作,在南通滨海园区成立硕士培养基地,由南通市政府提供全额学费,学生毕业后在南通市服务一定期限即可。

国内另一家面向在职人员进行新兴技术培养的极客学院,于今年初成立,定位于移动开发者群体,目前聚集了400多门相关的在线技术课程,提供安卓、iOS、Java、Unity3D等编程培训内容。从极客学院上线至今,推出了中国第一个Flappy Bird、2048、Swift等课程,所有最新的技术和最热的应用课程7小时内极速首发。同时,极客学院还和业内最顶尖的公司合作,推出专业系统的职业实战课程。在今年6月,WWDC苹果发布全新的Swift开发语言时,极客学院IT在线教育平台在7个小时就上线了Swift的开发课程。11月,极客学院还上线了4.0新版网站,正式推出“知识体系图”和“实战路径图”,希望通过产品层面解决职业在线教育低效率的问题。其中,知识体系图让400多门课程变得更为系统,按照目录式结构,提供从入门到高级的技术进阶路线。实践路径则通过实战案例形式,帮助开发者从项目实战的角度迅速掌握开发要领,跟企业真实的项目开发方式接轨,实践路径目前已推出Android、Cocos2d-x、iOS、HTML5四条路径。

当前,中国大学的IT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教师缺乏实战经验,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导致毕业生在进入工作之后还需要再经过职业培训才可胜任岗位。在另一方面,大量的现有IT技术人员,他们的技能需要快速进化,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这也需要能够跟得上节奏和有份量的职业教育。因此,国内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努力,重视新兴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以类似慧科教育、极客学院这样的企业为主体,辅助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才能从长久缓解人才掣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