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骋,1990年,西安人。吕骋很小就学钢琴,爸爸玩小提琴,家里比较重视音乐的教育。吕骋很喜欢音乐,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歌,也花很多钱买各种听歌的设备。高中的时候,吕骋被交换到新加坡,因为他是利物浦球迷,所以大学选择去了利物浦大学。由于提前修完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业,吕骋凭着兴趣到伦敦读了艺术。
吕骋很小开始接触计算机,经常到家里附近的游戏店打游戏,一度还成为半职业的玩家。吕骋说他从来没有想试图模仿谁,但是Blizzard是影响他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司。吕骋亲自到Blizzard公司拜访过,也跟他们所有的设计师深刻的交流过。吕骋经常让他的团队看游戏,他认为《星际争霸》是围棋、《魔兽争霸》是象棋,能从中获得很多想法。
这就是90后创业者吕骋,一个从六岁开始自学电脑,既是理科生又能同时爱好音乐的他。他的创业项目“乐流”是一个没有任何按键的音乐播放器,能够聪明地在恰当的时候播放恰当的音乐,也能根据使用者的一段哼唱调出原曲。“乐流”其实是一个人工智能项目,把吕骋的世界观通过音乐播放器体现出来。“乐流”关注的是从看似没有无序的、混乱的状态,通过用户行为去发现真正的需求。
吕骋的创业公司叫做渡鸦科技,他的解释是在整个鸦类是鸟类里面最聪明的,渡鸦又是整个鸦类里面最聪明的。在圣经里面,渡鸦是叼起耶稣裹尸布的鸟,所以它意味着旧时代的终结和新世界的来临。在《星际争霸》里面,渡鸦是代表科学家的一个兵种。更为重要的是,“渡鸦”这个名字肯定不会有重名,于是吕骋也就没多想,就起了这个名字。
“乐流”的核心思想
吕骋说,“乐流”的核心原则是把所有事情变得更自然。
以前音乐是一个沉浸式体验,现在音乐成为伴随式体验,人们在快速消费时代下选择用手机听歌,其实对音乐的理解已经改变了。现在人们已经不会抽出固定的时间听歌,只是在开车时候听歌,做饭的时候听歌,走路的过程中听歌。在这种用户行为下,“乐流”的初衷并不是提供功能非常全的播放器或音质最好的播放器,而是把听音乐的体验变得原始简单。因此,“乐流”的功能非常少,界面连一个按键都没有。这就是“乐流”的设计思路,在听歌功能上做减法,让听歌回归到更简单的体验。
“乐流”可以把用户说的每句话转成相应的文字,有非常详尽的用户数据分析,在后台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数据,因此当用户还没有想到听什么音乐的时候,“乐流”就已经知道答案了。“乐流”甚至可以精确到每天大概什么时间播什么样的音乐。在吕骋的想象中,未来有这样一个音乐播放器,打开后只有播放和暂停的按钮,任何时候想听歌的时候只要按播放按钮,它就会在那个时候那一秒播放用户最想听得歌,用户已经没有必要搜索了。“乐流”的架构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只不过还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用户数据。
截止到2015年1月底,在“乐流”推出两个月后,其用户数已经超过100万。APP Store应用商店上五星评价占90%,8%为四星半评价。用户对于“乐流”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不需要增加其它任何功能了,一派认为还要增加“上一曲”“快进”“歌词”之类的功能。
吕骋也有他的倔强,从小浸染在音乐里的他,决定不为“乐流”增加快进、倒退之类的功能,他认为这样是对艺术家的不尊重。“‘快进’和‘快退’我一辈子不会做的,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 吕骋认为语音只是技术的一部分,这里面一整套关于对自然方式的哲学理解。乐流没有做那么多功能,而是把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怎么样通过语音、在更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查出歌曲,五十毫秒时间内就让音乐响起。乐流也会在后台学习用户的听歌记录,从而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为用户制造惊喜。这些内功从产品功能上看不见,而吕骋认为这些功能远比快进和快退有价值。
实际上,乐流有很多隐藏功能并没有对外开放。吕骋希望用户可以习惯下意识、自然的音乐体验,比如通过哼唱一段旋律来唤出某个歌曲。事实上很多时候用户只记得旋律,而不记得歌曲的名字或是歌手的名字。
现在与未来的世界
吕骋说他现在24岁,而他14岁世界跟今天的世界是两个世界,那么他34岁的世界跟24岁的世界一定也是两个世界,所有事物都在变。在产品开发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现在这一个时代用户需要什么,还要考虑当再过十年的世界是什么样?那个时候的用户需要什么?有些准备工作从现在就要开始了,这是渡鸦现在做的事情。
科技发展的趋势,每十年人机交互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吕骋小时候刚接触电脑的时候没有鼠标,后来有了鼠标,再后来又有了iPhone、Windows phone、安卓Phone这样的多点触控屏幕。从苹果第一代产品到多点触控式交互,再到手势操作交互已经快十年的时间了。吕骋更感兴趣的是当他30岁、40岁的时候,怎么跟这个世界进行交互。到那个时候,类似“乐流”播放器的交互优势很明显了。他认为,把同样更简单交互的技术,从音乐播放器移植到其它方面,这将有可能是未来十年与世界沟通和交互的主流方式。“乐流”每天都在学习数据、都在进步,因此乐流的版本是随时更新的。现在吕骋和他团队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如何让乐流每天变得更聪明一点。
吕骋在利物浦读了两个专业,金融数学和用户数据行为分析,都是偏向大数据和统计方面的学科,因此吕骋很注重市场研究和用户行为分析。在“乐流”的开发过程中,渡鸦科技受了无印良品很深的影响。无印良品之所以在日本做的非常成功,是因为他们发现当时日本面临着所有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当时的日本经济非常繁荣,以至于所有的包装都做的非常精致。无印良品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那么复杂,因为包装复杂导致产品的成本高且售价也贵。吕骋认为无印良品致简风格,这也是今天中国社会需要的。吕骋表示,渡鸦在很多方面都在模仿当年无印良品的做法,把所有复杂的东西去掉。
吕骋认为,今天的用户行为矛盾在于一提到《小苹果》《我的滑板鞋》都会嗤之以鼻,但是大家都听过而且都会唱这些歌。当用户在吸收信息的时候,个人偏好已经弱化到被动接受的程度,这是快速消费带来的问题。“乐流”用户在第一个月的时间里,48%的人是选择随便听一首歌,这说明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听什么。
创业经历
在大三的时候,吕骋开发了一个软件Timeet,在当时的英国意外的火。在2012年年底至2013年初,当时英国大学学生的日程管理非常痛苦,不仅课表不一样,而且经常有小组项目。往往一个项目二十多个成员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因此项目成员之间连开会的共同时间都找不到。于是吕骋就做了一个应用叫Timeet,想根据课程表为大家提供日程管理工具。由于当时学校不同意把课程表给吕骋,于是吕骋干脆黑进学样的服务器,把所有的课程表全部抓取过来,学生用学号登陆就能看到临时动态的日程表。不论是三五个人开会或约出去玩,都比较容易找到共同的时间。本来只是解决吕骋自己的问题,但这个应用一下子就在英国火起来了,上线28天内,英国就有16所大学的学生使用了这个应用。后来由于中国媒体的报道,几个月内就辐射了中国56所大学的几十万学生。于是,吕骋就决定回国创业。
尽管现在Timeet已经停掉了,但它的核心思想仍在。“乐流”其实只是目前吕骋研究项目成果的一部分,将其中单独的音乐功能拿出形成了一个产品。吕骋的创业团队有20余人,团队中除了吕骋,还有四个前CEO。这四个前CEO有的有自己的公司,有的正在融资。这些人在认识了吕骋以后,纷纷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加入了渡鸦科技。前一阵子,吕骋在跟美国一个CEO聊产品,之后这个美国人就开着车追出来,说要跟吕骋干。
渡鸦科技是微软创投加速器第五期的学员。吕骋说他非常感谢微软创投加速器,因为这个加速器的每个人非常负责,他们教会吕骋很多事情应该怎么做更专业。吕骋认为,微软创投加速器团队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同时微软创投加速器是吕骋目前接触过所有孵化器和加速器项目中最纯净的地方,因为微软创投加速器不要求占创业团队任何股份。
渡鸦科技的天使轮投资方为真格经纬投的数百万美金,目前正在谈下一轮融资。另外值得吕骋骄傲的,是渡鸦科技已经通过了美国著名YC孵化器的申请,目前正在美国参加YC孵化器,这对于渡鸦科技来说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吕骋说他不是宿命论,而是认为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他每天做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拥抱世界的多元性。与“活着”相比,吕骋更倾向于选择“醒着”,因为他很清楚知道自己当下想要的是什么。
吕骋说他现在想做一些二十岁敢做、三十岁不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