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IBM伦敦Bluemix Garage】
在截止到2016年6月的IBM第二季度财报中,当季的云计算营收同比增长了30%,云计算归属到当季认知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4%,而技术支持与云平台部门营收35%的增长则归功于混合云势头旺盛。
根据路透社报道,IBM CFO Martin Schroeter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成为最大的云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拥有最好的混合云服务能力。”7月21日,IBM在北京发布了Bluemix Dedicated Cloud企业级专属云,这相当于是托管私有云服务(Managed Service),而该服务的推出也是IBM混合云策略在中国市场的最新进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Bluemix?Bluemix在IBM混合云策略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混合云在IBM在自身的转型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到底IBM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转型创新之路?
蓝色蔓延式创新
【上图为IBM CEO Ginni Rometty】
“蔓延式创新”是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在撰写的一本名为《蔓延式创新》书中所提出的概念。在技术颠覆时代有两种创新,一种是单点突破式创新,这适合单个小规模公司的创新路径,而蔓延式创新则是一条行业创新的路径。
对于行业平台型公司来说,无法通过一两个技术的突破来带动整个行业生态突破式发展,而是“润物细无声式”把新技术体系蔓延到行业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点点滴滴、积少成多的渐进式创新,推动行业生态整体由量变而进入质变。
现在反过头来看IBM这几年的转型与创新道路,可以发现IBM或有意或无意地走上了一条“蔓延式创新”道路,其中的关键技术平台之一即为Bluemix,而IBM所走的这条创新之路可称为“蓝色蔓延式创新”。
Bluemix是什么呢?Bluemix是一个PaaS平台,是IBM混合云策略中衔接新旧IT两个世界的关键枢纽。简单理解,PaaS是云化的中间件平台。在传统IT环境中,中间件向下屏蔽和管理了底层异构的基础IT设施,通过API接口向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统一的IT资源调度。换言之,中间件就相当于是混合IT基础设施的统一对外窗口。
在传统IT中,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是公认的三大门槛极高的通用型系统软件,而中间件一直是IBM最有优势的领域。自1999年推出Websphere中间件以来,根据Gartner在2015年的数据,IBM在应用基础架构与中间件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29.1%,连续14年位列第一,其市场份额是竞争者的两倍之多,IBM还连续13年蝉联应用开发软件供应商榜首。
如今,IBM Websphere中间件已应用到包括金融、证券、交通、制造、电力等几乎所有主要行业和大型企业中长达17年之久,已经牢牢盘踞了企业IT的核心,围绕Websphere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应用开发生态。对于IBM来说,把Websphere的能力扩展到云环境中,是最直接、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创新路径。
这就是Bluemix的任务与使命:把传统IT的中间件平台延展到各种云环境中,向下兼容和支持各种公有云和私有云环境,相应带动原有的企业应用生态,逐渐“蔓延”到混合IT中。
Bluemix的混合IT“蔓延”路径
【上图为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IBM杰出工程师、IBM技术学院院士邵凌(右)】
2014年,IBM投资10亿美元用于开发Bluemix云平台,Bluemix是基于Apache基金会的Cloud Foundry开源PaaS架构。Bluemix提供了超过140种工具与服务,涵盖大数据、移动应用、沃森(Waston)、分析、整合、DevOps、安全和物联网等各领域。截止到2016年3月,Bluemix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周吸引2万名开发者、每个月新上线12万个APP应用。
2015年10月,IBM与世纪互联合作向国内推广Bluemix,预计于2016年底正式在国内发布公有云服务。2015年12月1日,IBM在国内发布了Bluemix Local版本,这相当于私有云解决方案,可满足银行、医疗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对网络安全、合规和敏感数据方面的需求。Bluemix Local版本的推出,是IBM在混合云方面的重要一步。
2016年7月21日,IBM又与世纪互联合作推出Bluemix Dedicated版本,这个托管私有云服务是以IBM于2015年6月收购的OpenStack私有云技术商Bluebox为底层架构。实际上,IBM在2014年11月就已经在美国推出了Bluemix Dedicated服务,但是基于IBM SoftLayer数据中心的托管云服务,在中国市场则由于数据中心的合规性要求才于2年后推出。
所谓托管私有云就是把企业的私有云托管到公共的IDC数据中心服务商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机器租赁的方式节约开支而且不用管理系统,同时又保有对数据的所有权,IBM Bluemix Dedicated版本为中国企业提供的就是物理硬件独立的专属云环境。2014年Bluemix Dedicated版本推出的时候,IBM还相应提供了一套私有API,让企业内部数据能够以API服务的形式被外部程序调用,在企业内部IT与托管私有云之间的建立了安全的数据管道。
【上图为IBM行业解决方案全球开发总经理、IBM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沈丽琴】
与中国市场Bluemix Dedicated版本同时发布的,还有搭载在Bluemix之上的IBM Watson IoT和中文认知计算相关服务。IBM行业解决方案全球开发总经理、IBM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沈丽琴介绍说,本次进入中国的IBM Watson IoT云服务包括物联网数据的连接、分析与管理以及物联网设备注册、管理与安全运营等基础服务,汽车、保险、电子制造、家居等不同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也相应落地中国。
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邵凌表示,IBM的认知计算与服务范围非常庞大,具体选择何种服务率先落地要看具体的中国市场需求。本次落地的IBM认知计算与服务主要选取热门的常用服务,以基于中文的方式进行交付。本次由IBM中国研究院发布的服务,主要包括中文语音识别、中文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自定义图像识别器)、中文自动问答等。
以前沿技术吸引新开发者
【上图为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业务总经理胡世忠】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业务总经理胡世忠介绍说,IBM云生态的策略就是一方面扩展Websphere到云环境中,从而把原有的生态带到云时代,另一方面则通过区块链、认知计算等前沿技术吸引新开发者和用户加入到IBM的云生态。
区块链可以说是当前最热门、最前沿的新兴技术之一,它对于金融行业和社会金融基础设施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可以通过社会金融体系的变革来颠覆现有的商业体系和商业模式。区块链还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它的影响力将远超越金融行业,供应链、物联网、风险管理、数字版权管理及医疗卫生等都是能在区块链网络上实现巨变的领域。
IBM是最早在企业级区块链进行投入的公司,并于2015年加入Linux基金会的超级账本项目(Hyperledger),牵头制定跨行业的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IBM向HyperLedger项目贡献了44000多行代码,而为了把区块链用于金融等企业级环境,IBM提供了一整套企业级区块链的架构、技术、产品和服务。IBM基于Bluemix推出的区块链服务,给开发人员提供了全面整合的DevOps工具,可在云端创建、部署、运行并监控区块链应用程序。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是数一数二的世界金融集团,该集团正与东京的Bluemix Garage合作,共同测试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货币结算功能。IBM还在与数百家企业客户合作,让这些企业了解如何让区块链技术就绪。正是IBM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战略性投入,让Bluemix上的区块链服务成为吸引企业流量的入口。
为了争取开发者,与Bluemix在2014年同时发布的还有Bluemix Garage加速器项目。Bluemix Garage加速器是IBM为了推广Bluemix云服务而推出的独立物理空间,让开发者、产品经理、设计师与IBM Bluemix专家一起孵化基于Bluemix的云应用。Bluemix Garage尤其是针对创业社区,目前已经在旧金山、伦敦、多伦多、纽约、东京、新加坡、尼斯等科技创业者集中地陆续开设,预计在2016年下半年将在全球开设更多的Bluemix Garage。
IBM Bluemix Garage的方法论充分利用了 IBM Design Thinking、Lean Startup、Agile Development、DevOps和Cloud等,帮助开发者、创业者和企业加速完成应用程序设计、开发和交付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此外,Bluemix Garage还协助企业把现有的数据和工作负载无缝迁移到云端。
2016年6月新开设的纽约Bluemix Garage,还专门聚集于金融科技、区块链及其它新兴技术。尽管Bluemix Garage目前还没有来到中国,但只要用户有需求,Bluemix专家可随时空降到用户所在的城市。
为什么是“开发者最喜爱的PaaS平台”?
【上图为云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朱珠(左)】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TBR在今年6月发布的“云客户调研专题报告:新应用与传统应用的比较”,通过对全球2100家企业的调研以及近700家企业向云计算转型的对比,TBR得出的结论为IBM是开发者最喜爱的PaaS混合云平台。开发者可以借助IBM的PaaS开发平台及混合云能力,在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中开发、测试与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
实际上对于开发者来说,在公有云中开发和测试云应用,再拿到私有云环境中部署,是现代企业应用开发常见的作法。这样可以让企业的私有应用软件承受大规模用户的极限测试,还可兼容公有云的运行环境,从而让企业应用可在任何IT环境中“任意”蔓延。
那么,企业到底是怎么使用Bluemix的呢?澳洲ANZ澳新银行是Bluemix客户之一,他们希望通过Bluemix云加速数字化转型和云化。该银行首先在公司内部搭建了Bluemix Local云,让核心业务传统的应用开始云化。这个云系统连接了核心的传统应用包括CRM、数据库、数据分析等。对于新一代互联网应用,诸如IoT等应用则搭建到Dedicated专属云上,通过专属云开放给生态圈。在用户即开发者的时代,Bluemix保护了原有的IT投资,同时又能扩展到混合云环境中。
对于合作伙伴来说,Bluemix意味着新的生意机会。云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角信息)为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相关的技术咨询、培训、运维以及优化服务。通过IBM Bluemix和IBM认知计算服务,云角为诸多企业实现了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比如为灌装饮品企业实现了用于商场、超市、专柜、合规性检验环节的图片识别分析系统,大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运营和管理成本。
云角信息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朱珠曾任文思海辉副总裁,在过去的10多年间与微软、IBM、HP、Intel、通用、西门子等企业有着深入的合作。朱珠说,Bluemix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关心基础IT,而只要关注自己的商务方向和商业模式,任何创新想法都可以找开发人员直接在Bluemix部署,Bluemix的价值就在于快速、敏捷、简单。因为Bluemix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功能,这让开发变得越来越简单。
而为什么选择与IBM合作。朱珠说,IBM毕竟是蓝色巨人,迄今105年的历史让它具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实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愿意和IBM一起开发行业解决方案,IBM的解决方案是最全面的,它的技术比世界很多其它公司强很多,105年并不是那么简单过来的。”
IBM CFO Martin Schroeter说,IBM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加大R&D投入,同时完成了总计超过50亿美金的11项收购,为此投入近20亿美元的资本花费。IBM全球CEO Ginni Rometty在谈到最新的二季财报时表示,将继续向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IBM云服务投资。
在TBR的调研报告中,把IBM归入多个领导者行列,包括云平台部署之最、客户满意度之最、以及带领企业部署应用转型服务这三大领域。该报告还指出,IBM因能向客户提供多种方案选择,在客户满意度评比中获得最高分。
正是因为Bluemix的开源DNA,才让IBM云生态能任意任性“蔓延”,而蔓延性创新则是IBM这样一家平台型公司正在走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