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数据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而与数据类型和数据处理相匹配的计算力正在成为新的生产力。从医药研发数据到计算机辅助工程数据再到人工智能和5G云网融合数据,高性能计算正在激活一轮又一轮创新。而高性能算力的核心就是Intel技术,且看数据创新、Intel智造。



高性能计算,这个听起来曾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名词,如今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直以来,大家印象中的“高性能计算”都是专注于科研领域,比如大气物理、石油勘探、生物工程等让人听起来就觉得“高大上”的专业,似乎与大众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着高性能计算带来的成果,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关注的天气情况,就得益于高性能计算的分析。

 

Intel直发图1.jpg

 

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还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COVID-19”。为了减缓病毒传播速度,拯救更多生命,抑制这种可怕病毒对经济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政府、医学专家和高校、科研机构都在借助于不同的算法、模型对病毒进行分析,而这些分析大多来自于高性能计算的支持,而我们对于病毒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

 

可以说,高性能计算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在生物基因工程还是在智能制造等多个环节中,它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我们正在向数字化迈进那样,计算力的发展也同样支撑了这一进程,并且成为了其中关键性的力量。而这,就不能不提到通用计算力的赋能者——英特尔。

 

攻克癌症难题,英特尔用计算力加速基因分析

 

生命科学研究也一直是高性能计算主攻的重点方向,特别是最近几年以基因研究、靶向药物研究等技术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所谓精准医疗,简单说来就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伴随着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和大数据等技术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Intel直发图2.jpg

 

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癌症治疗”。据统计,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所有疾病中是最多的,每年全球有1410万人患癌,死亡820万人。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392.9万例,其中男性约为215.1万例,女性约为177.8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如此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难道我们一直对癌症束手无策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借助于计算力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对于人体的癌症致病率进行数据分析,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以国内著名的基因公司华大基因为例,在公司官网我们就可以看到亲子鉴定、司法鉴定、临床鉴定等多种基于基因检测的服务模式,也确立了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其实早在2015年,华大基因就与英特尔等企业展开合作,共建基于精准医疗的开放云平台;2016年还进一步宣布开放了GATK4基因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授权。而面对COVID-19病毒,英特尔公司CEO司睿博也提到正在与华大基因携手合作,以加速COVID-19基因组特性分析。

 

由此看来,英特尔与华大基因已经形成了多年的深度合作,也一直借助于计算力加速科技研发,推动生物基因技术的发展。

 

加速智能制造,CAE仿真迎来新变革

 

在制造业,CAE仿真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伴随着产品设计花样越来越多,架构越来越复杂,实体模型设计已经不再可行,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技术则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通用手段,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大型机械设备的设计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Intel直发图3.jpg

 

2017年5月5日下午,我国自主设计研制、具有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圆满完成“首飞”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民用航空事业正式迈入了崭新的阶段。许多人可能还记得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设计并制造这样一架大飞机有多难。

 

一直以来,商用飞机是一项独特的产品,每款新机型的研制都是一项复杂的、多元化的的庞大工程,它的研制涉及大量的、极端复杂的问题,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包括了这其中牵扯到了系统架构、外形设计、成本控制和管理优化等多个层面的应用难题。

 

以系统设计为例,一架商用飞机由结构、飞行控制装置、液压系统、电气和启动系统、航空电子系统、客舱等多个系统部件组成,这些系统本身就非常复杂,它们还必须共存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商用飞机系统必须适应包括高低温极限、振动、潮湿、液体污染等非常严酷的条件,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适合商用飞机使用的系统。

Intel直发图4.jpg

这除了要求设计师具备超高的水平与丰富的经验之外,还对CAE设计软件的计算力和精度产生了极高要求。而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将目标投向了一个品牌——澳汰尔。作为CAE行业的翘楚,澳汰尔推出的Hyperworks已经成为高端CAE技术的代表产品,在波音和空客等航空制造商的优化中心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优化及符合材料优化设计等项目,包括全球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就出自于这款设计软件,它同样也成为了澳汰尔软件高品质、高可靠性的最佳证明。

 

从2011年开始,澳汰尔就与包括中国商飞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展开合作,领域涉及整机/零部件有限元建模和强度分析、部段结构优化设计和减重、复合材料零部件分析和优化、鸟撞安全性仿真、舱门运动机构仿真和优化等,并且大部分成果已经投入使用。

 

在智能制造大潮的推动下,CAE应用也从原本的落后于设计变成了引领设计发展,从从制造原型机发展到了工业零件的量产,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变成了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也同样得到了来自英特尔的支持,伴随着计算力的发展,CAE仿真的速度稳步提升,原本需要几周乃至几个月才能设计并运行的模型,随着计算力的提升如今只要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能够完成,设计效率的大大提升自然也加速了智能制造前进的步伐。

 

从基因工程到智能制造,英特尔所加速的领域还不只是这两个行业,所赋能的企业也不是三五家。事实上,英特尔提供的通用计算力已经覆盖了高性能计算的绝大多数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保持着有限优势。包括包括至强可扩展平台、傲腾存储等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乃至一众行业合作伙伴,都奠定了英特尔计算“领军者”的地位,也推动了高性能计算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Intel直发图5.jpg

6月19日,英特尔将在线上举办“2020英特尔数据创新峰会暨新品发布会”,发布一系列数据中心企业级最新产品,届时诸多行业用户与合作伙伴将共同展示其最新产品、技术在多行业中丰富的实践案例,并就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话题进行探讨。除上午主会场的演讲之外,下午英特尔还规划了大数据、人工智能、HPC高性能计算、5G云网融合、云计算和互联网等5大领域专题分会场。

 

Intel直发图6.jpg

intel直发图7-8.jpg

在HPC高性能计算分会场中,来自英特尔与合作伙伴的多名技术专家将探讨HPC向标准和开放演进的趋势,展示全新的英特尔全栈高性能计算产品组合,展现HPC/AI的未来产品技术创新蓝图、英特尔架构作为HPC首选架构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基于英特尔高性能计算平台,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华大基因、澳汰尔等多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也将现身说法,分享宝贵的技术经验。

 

Intel直发图9.jpg

 

如果你对HPC有兴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更新的HPC技术知识,如果你想聆听更多的行业案例与大咖洞察。那就别犹豫了,赶快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进行注册吧。

 

6月19日,英特尔数据创新峰会,咱们不见不散!


Intel直发图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