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如何赢得不对称竞争

到目前为止在华三通信的历史上发生了三次重大股权易主,而公司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03年底华为与美国3Com合资成立了华三通信,当时销售额不过1亿多人民币,到2015年的华三通信已经是家年营业额达120亿人民币的企业。更难得的是,首批900多名员工到公司10周年的时候仍保留有近700人。这10年里经历了2007年成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惠普收购母公司3Com两大事件,而2015年被紫光控股事件依然没有撼动华三通信的整体稳定性。

“不对称”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提出。根据克里斯坦森教授的理论,正是由于不对称动机的存在,新兴的弱小公司才有机会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市场领先者。究竟华三通信是如何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在市场缝隙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赢得一次又一次的不对称竞争?未来,新华三的逻辑又是什么?


需求-研发-测试的铁三角

华三通信历经数次资本变动,几乎每一两年都要向客户和渠道通报、解释公司资本层的变化,这样频繁的动荡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频繁的变化中要赢得客户和渠道的信赖非常之难,华三通信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拿出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方案,切切实实地为客户解决IT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华三通信互联网系统部负责人回忆,2008年冬天在搜狗北京的机房里,客户说在真实业务的测试下,哪家产品能更好地满足业务要求就采购谁的产品。此话一出,华三通信与某国外厂商进行了近两个月研发级别的贴身肉搏,最后取得了胜利。从此,华三通信的数据中心产品和解决方案接连突破了搜狐、百度、腾讯、阿里、盛大等互联网公司。

华三通信副总裁、国内市场部总裁王景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三通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贴近客户具体需求进行的定制化开发。华三通信2009年初推出的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S12500产品在概念阶段原本是打算开发成一款面向企业园区网的核心设备,后来通过与客户的不断沟通以及根据客户最迫切的需求调整了产品定位,才成就了这款改变市场格局的数据中心核心产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求新求变的互联网企业需要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来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2006年,华三与百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为其提供由全球最领先架构所搭建的新一代数据交换机,来支撑起百度更大规模的集群计算,满足更多客户的实际需求,促进其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腾讯每月上线服务器数量破万台,传统的业务上线模式需要对每台交换机逐一配置,不仅效率低下且对机房技术人员要求很高,而华三通信为腾讯定制开发了Autoconfig功能实现了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的零配置部署,大幅缩短部署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实施人员工作复杂度并提高了配置准确率。2009年开始,腾讯将华三通信作为主要的网络产品供应商,并在那之后连续十几个季度授予华三通信“A级供应商”的称号,2013年更是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S级供应商”。不仅如此,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云计算大会上,华三和腾讯还宣布在混合云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打造华三云+腾讯云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基于“云网融合”的技术战略帮助共同的用户轻松构建一体化、高安全、易运维的混合云架构来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华三通信每年都有来自一线人员及其它渠道反馈的上百个行业、不同产品的数千项需求,进入需求库后经过筛选,有效需求进入需求判断阶段,再通过三级决策体系实现需求到产品开发的分级决策。最后再按照内部软件研发流程进行开发测试,最终形成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当产品交付给客户后,一线产品技术与售后服务人员持续从客户处收集对产品和方案的反馈,以及对新应用的需求,再反馈到需求库。创新和专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

截止到目前,华三通信共拥有2800多人的研发团队,累计申请专利超过58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超过85%,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两件专利申请,稳居国内企业专利授权量前10之列。

测试是华三的另一个秘密武器。2003年底华三通信成立的时候,就成立了独立严格的测试中心,产品鉴定测试的通过标准非常严格,严苛到成立10年内能一次通过鉴定测试的产品版本寥寥无几。测试中心的原则是:问题就是问题,可以沟通问题,但不讲人情。2012年,北京测试中心搬迁到总面积3500平方米的实验室,当时的累计投资早已超过了3亿元。独立的测试部门给华三通信带来了内部危机感,也同时激活了华三通信整个研发体系,测试部门与产品开发部门的相互“较劲”最终提升了华三通信整体实力。


从IP到新IT的持续战略

王景颇说,华三通信成立12年来,始终保持着快速、稳健的发展,销售额连年增长,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战略定位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在很多人的眼中,华三通信似乎是一家硬件厂商,不过王景颇表示,华三通信的核心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软件,在未来业务的发展中也会加大独立软件销售的力度。

事实上华三通信的“软”实力已经积累很久,早在2011年华三通信曾经研发了一款名为“智能管理中心”的iMC软件产品在国内应用并成熟之后开始在海外销售。相比以往单纯的网络管理软件,将设备资源、业务与接入用户三者统一闭环管理的iMC管理软件受到了包括西班牙电力、英国快递和德国航空电子集团等诸多海外高端客户的热烈欢迎。

华三通信的云平台兼容目前业界主流开源云平台OpenStack,为用户提供开放、标准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解决方案,公司已经加入了OpenStack组织,并为基于OpenStack的网络即服务(NaaS)展开了研发和产品化工作。其中的云管理解决方案是华三通信面向云的数据中心管理解决方案,进一步集成了虚拟化和云管理平台。王景颇也表示,华三通信去年在中国的软件销售收入已经接近同期VMWare在国内的软件销售收入,因此在新华三国产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成为中国的VMWare并非遥不可及。

随着紫光控股的加入,华三通信不仅能够在资本注入和研发资源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更加有机会通过国有控股的身份拓展更多的业务领域,完成更多的创新。王景颇表示,2015年下半年华三通信将加大40%的研发投入,而与惠普中国的服务器、存储、技术服务等业务的组合,将给华三通信在国内IT市场上更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