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陌陌的上市让诸多开发者看到即时通讯的能量,但行内人也都知道即时通信技术门槛非常之高。一年前,融云的联合创始人杨攀看到了这样一种趋势——“每一个App都有沟通的需求”,于是,融云诞生了。融云提供IM即时通讯PaaS开发云服务,让开发者可以直接在自己的APP应用中快速集成多种即时通讯功能。

根据全球首家开发者服务商DevStore在2015年1月发布《2014开发者服务市场占有率报告》,在2014年中国即时通讯云服务市场份额中,融云凭借79.77%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但是,在杨攀看来,为开发者提供即时通讯的服务,最大的挑战并非技术,而是经营生态。“在国外,某个技术被抛出来,一堆开发者就簇拥而上,一个生态就自然生成了。但在中国不一样,如果不去经营生态,它很难做起来。”

经营APP生态,则需要强有力的基础公有云服务。当时选择创建融云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但因为一个同行的帮助,让杨攀坚定了创建融云的决心。这个同行就是青云。公有云平台青云提供的一系列“私人定制”服务,让杨攀都觉得融云快被“宠坏”了。而在另一方面,融云也在任性的“宠着”开发者:融云IM云服务基础功能,全免费且无用户数限制,即使日活跃百万用户也无需付费,将开发者使用门槛完全降至零。


“私人定制”底层计算资源

与青云的合作让杨攀尝到很多甜头,融云的创建也同样离不开青云这个伙伴。杨攀举例说,假如融云接进来一个新的APP,它的日活跃是百万级,几天之内可能融云的系统规模就会增加到百万级,而这就需要用程序来自动化地搞定。

青云通过开放的API体系,为像融云这样的开发者提供可定制化的海量计算资源调度能力,这也就是“可编程资源”的概念。“程序会监控系统的使用量是否有提升、使用资源是否增多,然后它会调用青云的API,向系统获取更多的资源,建立新的系统架构,把服务部署上去。”杨攀解释道,只有可编程资源的概念,才能搞定大规模的平台架构。

创建融云之前,杨攀曾做过飞信。“当你管理几千台服务器的时候,不可能靠每一个运维人员逐个手工调试。”当时,由于亚马逊AWS未进入中国,杨攀选择了和青云的合作。“在国内的厂商里,能够和亚马逊AWS比肩的就只有青云了。”


“私人定制”开发者的私人网络

能否支持网络隔离,这对传统做IaaS平台的厂商来说是个挑战。“你不会愿意把自己的服务器和别人的服务器都通过一个大网连接。”杨攀表示,青云能够支持网络隔离,可以说已经领先其它厂商一大步了。“相当于你申请的设备,有自己的专网,这一点安全很有保障。”

融云也不例外,融云目前只有四、五十人的规模,而且公司没有任何一台物理计算设备。他们需要将其它所有的设备都放在青云,包括代码、文档服务器、沟通协作平台。问题来了,融云有办公室的网络,青云有青云服务器的网络,两者如何构建在一起?事实上,青云可以通过混合云技术完成两者之间的无缝集成。

杨攀例举过去做飞信的经验,在飞信的结构中一个系统架构里有非常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青云的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可以让我们构建出复杂的网络结构,这是很多其它云厂商没有的。”


“私人定制”省钱攻略

青云作为IaaS平台,除了给开发者提供最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服务外,还具有“秒级计费”的绝招。

与其他平台的小时计费相比,秒级计费也帮助开发者省了不少钱。举个例子,做一个应用的自动安装,需要很多次的测试。比如,用户可能用几分钟装完一个应用,测试完后会把它删掉。“如果几分钟也按小时计费,真的很亏。”杨攀苦笑道,但是青云的秒级计费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秒级资源调度使服务自我感知成为可能,融云的通讯节点服务可以实现自我扩容。”杨攀表示,如果把秒级计费和按小时计费比较,资源使用量差异高达127%。杨攀认为,青云很少像其它云厂商那样让用户过度“消费”。“当用户需求压力来了,能够快速调度资源;当用户量下降,能够自动关掉一些机器。”

据了解,融云获得工银融e联、中国车友会、PP租车、秘密、山东24小时、社区e服务等知名App的选择,涵盖社交、医疗健康、教育、电商、O2O、汽车服务、新闻媒体、金融等众多行业应用。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源自飞信团队的融云,在公有云青云的帮助下,让移动APP开发者有“云”就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