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核心与本质是什么?网易杭州研究院云计算平台产品部总监、网易云基础服务(网易蜂巢)容器云研发负责人陈谔讲了一个故事:网易云基础服务(网易蜂巢)最初的版本,从申请资源开始监测到虚拟机、容器全部启动,大概需要两分半钟,陈谔认为这个速度太慢,希望20秒内启动容器。
网易云能够最终实现20秒上线一个容器的故事,道出了云计算技术的核心与本质:即不断和长期的优化。网易云承载了网易技术这20年来走过的坑儿的心得:在商业技术创新面前,只有耐得住寂寞的匠心精神,才能“磨”出精品。
云计算不是神话
现任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说,网易杭州研究院的第一个业务就是博客,博客代表Web 2.0时代的诞生。在新互联网业务的探索中,发现Web 2.0业务形态对技术的要求相比Web 1.0有了质的飞越,需要如海量数据管理等基础软件的支撑,而网民带来的数据量相比之前门户网站至少有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提升。
如果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一次跳跃,云计算就是互联网技术的又一次跳跃。“云计算平台对整个网易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带来很明显的推动作用,因为当时我们对服务器的管理、业务的增长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必须有这样一朵云,才能实现新的突破。”作为第一批网易杭州研究院员工,陈谔回忆道。
如今的网易云,就来源于网易技术在运营网易UGC产品的云安全能力、来自网易全线互联网产品的云计算基础服务能力、来自网易电商的云客服、来自于网易多产品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来自于易信泡泡的通信与视频技术等等。正因为有了网易互联网产品大规模的开发与运维经验,网易云才在正式推出的短短一年时间里,获得了大量客户和开发者。
经历了网易产品的长期优化
到目前为止,网易云是一个成功的技术体系,这是因为这套技术体系成为了一个统一、标准化平台,承载了网易各个互联网产品和业务。自2012年起,网易杭州研究院支撑网易集团互联网产品全面上云之后,网易云至今已经支撑了网易内部95%以上的互联网产品。
以网络为例,从第一个版本上线开始,网易杭研院三年之内对于整个网络的架构和优化了投入大量精力与资源。网易云的网络性能从最开始只能跑千兆网络一直到接近万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优化过程。而只有网络问题解决之后,上面的业务才能更好的集成,因为云计算虚拟化相对比较成熟,但各家云服务商对底层网络的优化差异程度其实很大,有的云解决方案连千兆都做不到,尤其是在部署了SDN之后。
“看开源社区,如果只看到现状,就比较容易掉到坑里去。当时觉得开源项目有很多问题,自研就很容易做一个更好的项目,但是过了三五年可能就被开源社区超过了。成熟的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的研发力量确实是很大,不是一家公司的投入所能比的,除非是公司的战略性项目。”汪源回忆过去十年间网易云有很多产品都有类似的经历,最后发现随着开源技术社区的不断成熟,跟随开源社区的技术创新、做好场景化的整体技术优化是一条更好的产品路线。
为什么要更早的商业化?“如果只是支持网易的业务,在技术的投入、应用的全面性方面,或多或少会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做到全世界的人都在用,这个技术才能说是非常成熟、非常可靠的。所以,网易自身的应用只是一个起点。”
接受内外部的考验
网易云信是网易公司集17年IM经验打造的即时通讯云PaaS服务。除了基本功能外,网易云信还提供了高级通讯功能,包括实时音视频、互动直播、教学白板、专线电话、短信、专属云等以及更多服务。截止至2017年5月,已经有35万+开发者接入网易IM云服务,覆盖用户7亿+,在教育、医疗、O2O、游戏、社交等行业都有众多用户。
网易积20年之力专注研发的全智能云客服系统(网易七鱼),可无缝融合多渠道在线客服、呼叫中心、客服机器人、工单系统,由表及里全面打造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小牛在线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在线累计交易额突破100亿。小牛在线接入全智能云客服(网易七鱼),实现了Web 及微信公众号的整合沟通、跨部门工单以及丰富的绩效管理等功能。
网易云音乐是搭建在网易云基础服务之上,面对海量的数据请求,网易云基础服务提供了稳定、可伸缩的容器集群环境,敏捷的开发模式以及良好的运维支持。“作为网易多年经验自研的产品,云基础服务为我们项目整体高效运作夯实了基础,也为企业级应用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表示。
网易云基础服务(网易蜂巢)容器云平台的自动化能力就解决了网易考拉的挑战。网易云基础服务(网易蜂巢)采用了Docker容器作为整个软件部署和调度的基本单元,并结合Kubernetes作为容器管理和编排服务框架。
在大数据方面,数据科学随着近几年大数据和统计机器学习的进展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网易杭州研究院也成立了数据科学中心,打造大数据、商业智能、机器学习平台产品,于今年推出了网易猛犸大数据平台和网易有数敏捷BI平台。此外,网易杭州研究院数据科学中心还在整合网易各大产品数据,梳理网易数据,使网易的数据发挥更大价值,已经成功挖掘网易用户画像,并应用在广告、金融风控等领域,取得显著效果。
独特的网易研究院
在创新业务孵化器方面,网易研究院孵化出来的成果有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等教育产品、网易云阅读、博客、相册等产品。在构建公共技术体系方面,网易研究院在过去10年里积累出了面向互联网的七大技术体系:服务端的计算体系即云计算;前端的技术体系包括WEB、PC和移动端;信息安全技术体系;运维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大数据体系;人工智能体系等。
2012年开始 ,网易研究院开始构建网易的虚拟私有化平台;2014年,网易研究院自主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并针对网易游戏做了大量优化,是游戏领域语音识别效果最好的技术;2015年,95%的网易业务上到了网易私有云平台,整个网易集团业务云化的比例非常高,同时推出了首款云服务网易云信;2016年进一步推出了7大公有云产品。
对标谷歌研究院
2006年网易研究院成立时,就制定了研究院的创新机制也就是创新渠道,核心要点是任何人都能提出创业项目,研究院有一个虚拟评审组织负责评审。如何可以立项,那么项目提出者就能成为项目负责人。在过去10年间,在网易有大量项目是由基层管理者到中层管理者提出的,特别是经理到总监提出的项目最多,因为他们最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
汪源说,在过去10年来说,网易研究院先打开了一个很宽的“口子”,随后把成果的激励效应不断放大。网易云也是在这样的创新机制下诞生的,目前网易云作为一个整体业务看待,因为强调不同云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与协作性,但类似于七鱼客服云这样独立性强的云服务也有可能单独成立公司。
正因为“联邦制”,网易各部门才能维持高效的技术创新水平。那么,如何看待网易不同业务之间以及不断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呢?“比如手机打开第一屏都是网易的应用,这就是最强的关联性。”汪源说。
云计算市场,来晚了?
网易云市场总监张波表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网易文化就是8个字——稳建、务实、厚积薄发。因此网易进入云计算是等市场、技术等都比较成熟后再切入,一旦进入就决心要做成功。2016年9月20日网易云发布会,丁磊在宣传片中站台,表示了网易公司的决心。而在云计算方面,网易投入了长期的技术研究、人员和技术积累,并预计投入几十个亿资金。
张波强调,网易云从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大力推广,这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当前云厂商提供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相当于提供了水和面包等基础,但网易云产品、知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输出,特别是互联网成功经验体系,是为了帮助客户成为各自领域的优秀者。按照丁磊的话,就是“解放全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因此,网易云推出的都是PaaS开发者云服务。这与市场上其它云厂商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差异化,例如从客户角度来看阿里云和网易云也是互补的关系。
随着2016年9月20日网易云整体品牌的推出,网易云将在2017年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张波说网易云在12月就将在杭州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拓展SI、ISV、VAR等传统软件生态圈。而在2017年,网易云还将针对创业者生态,选择北上广之外的十个经济与互联网发展比较好的二线城市,打造网易云双创基础,为入驻的创业公司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产品、教育和知识体系、办公场所和资金支持等。在双创基地以外的地方,则通过易聚创客平台服务创业生态。
有鉴于网易独特的创新机制以及独特的云产品定位,虽然网易云是晚来者,但或许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