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Salesforce公司在2015财年(2014年1月31日至2015年1月31日)会上宣布,在过去的2015财年中,该公司营收增长了32%达到53.7亿美金,同时预测2016财年的营收将增长至65亿美金。

Salesforce的CEO Marc Benioff乐观的预估,创业15年后的Salesforce正在稳步迈向100亿美金营收。Benioff表示,Salesforce将成为史上最快达到100亿美金营收规模的软件公司,并且Salesforce.com现在已经有90亿美金的合同作为保证。


Salesforce.com的源起

可以说Salesforce.com是企业互联网的鼻祖。早在1996年的时候,Benioff已经在Oracle工作了10年并成了高级副总裁。在10年之痒的时候,Benioff需要重新寻找职业的方向,于是休了一个长假。在这个长假中,Benioff形成了今天所谓“SaaS”软件即服务的概念,也就是让用户通过互联网订购软件和通过互联网使用软件的方式,而不是当时主流的用CD盘购买和安装软件的方式。而Salesforce.com把按需提供软件服务的SaaS模式应用到了CRM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这就是今天大家津津乐道的企业互联网模式。

要知道在1995年,亚马逊网站、eBay、Yahoo等才刚刚成立,在1996年的时候还在蹒跚起步阶段。微软在1995年才发布了大获成功的Windows 95,并带领整个软件市场进入到了PC时代。而在1996年的时候,Benioff就已经开始思考能否像亚马逊网站那样,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发布和使用企业级软件。这个理念在201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并进入IT产业的视线,并随着云计算概念的兴起而被产业所关注。中国市场则到2014年的时候,才开始提出并关注所谓企业互联网的模式。

Benioff是Siebel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之一。Siebel成立于1993年,其创始人与Benioff同为Oracle的同事,Siebel的主营业务为向大型企业提供CRM软件,1996年Siebel上市,2005年被Oracle收购。Siebel的CRM软件产品起源于Oracle Automatic Sal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OASIS),这个产品由Siebel的创始人Thomas Siebel在Oracle工作的时候研发,并将之带到了后来成立的Siebel公司。

Siebel的软件以传统方式运营,而熟知OASIS软件的Benioff同样看到了销售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SFA)市场的巨大商机,但Benioff认为应该用互联网的方式运营软件。Benioff曾试图说服Thomas Siebel接受SaaS的方式,但Thomas Siebel认为这种方式只适合中小企业,于是Benioff决定自己成立公司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Salesforce.com的创业过程

1998年11月,在Benioff的家里,Benioff向几位有兴趣的程序员解读了自己写的一个简短商业计划,这个商业计划推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当时传统企业级软件的商业模式。1999年3月8日,在Benioff租的一个一室一厅公寓里,3个程序员开始为Salesforce.com编写最初的代码,其中就包括了后来的Salesforce.com联合创始人Parker Harris。那个时候,Parker Harris自己开了一家小的技术公司,碰巧为人力资源管理软件Saba做过项目。Saba的创始人,同样也是来自Oracle的Bobby Yazdani,与Benioff是朋友。在1998年秋天两人的一次聚餐上,Yazdani向Benioff引荐了Harris的团队,由此成就了后来的Salesforce.com。

Oracle的创始人Larry Ellison一直是Benioff的良师益友,包括以最大的宽容度支持了早期的Salesforce.com。就在Benioff开始构建Salesforce.com的时候,他本人还在Oracle工作。他向Ellison介绍了自己对Salesforce.com的设想,没想到Ellison竟然允许他早上为Salesforce.com工作,然后下午到Oracle工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90天后,Ellison让Benioff休个假,如果Salesforce.com没能成功,Ellison随时欢迎Benioff回来。此外,Ellison向初期的Salesforce.com投资了200万美元,并加入了Salesforce.com董事会。Ellison预料到Benioff需要高端人才,因此请Benioff只从Oracle带走三个人。这时已经到了1999年,至此Ellison与Benioff结下了长达13年的同事情谊。两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一直到Salesforce与Oracle开始全面竞争而结束。

从1999年7月开始,Salesforce.com正式成为了Benioff的全职工作。Benioff其实并没有想过为了Salesforce.com而离开Oracle,他的本意是兼顾两边的工作,但Salesforce.com的第一位投资人Magdalena Yesil说服了Benioff离开Oracle,正式成为一个创业者。1999年的夏天,Salesforce.com有10个员工和一个有两个网页的网站(一个是首页,一个是招聘页面)。

2000年爆发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也影响到了刚成立的Salesforce.com,2001年的时候互联网泡沫开始全面消退。Salesforce.com早期客户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因此Salesforce.com遭遇到了现金流危机。同样是Magdalena Yesil建议Benioff把按月收费制改为收取年费或多年期合约形式并用现金首付,通过优惠措施吸引用户采用新的付费模式。这就是现在SaaS销售中最为常用的模式,但在当时都属于开先河的创新。


Salesforce.com的进化

Salesforce.com的发展是开一代先河的过程。作为最早的企业互联网模式,在Salesforce.com之前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企业案例,Benioff的团队为SaaS创始了很多的运营模式。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在Salesforce.com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Salesforce.com从工具型向平台型再向生态型商业模式过渡的过程。

现在业界都知道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工具型、平台型和生态型。互联网创业公司一般先做工具,做完工具做平台,做完平台再做生态。工具型如APP应用,平台型如垂直门户和O2O细分门户,生态型如BAT。工具型公司一般在十亿美金左右的规模,平台型公司则在150亿到100亿美金的规模,生态型公司则能达到几百亿美金的规模。工具型公司如果不能发展为平台型公司,则将被平台型公司收购,而平台型公司不能发展为生态型公司,则将被生态型公司收购,这就是互联网创业的进化路线。

但在Salesforce.com的时候,还没有这样一条清晰的路线,而且那个时候互联网产业还在发展阶段。为了打破信息孤岛,在2003年,Salesforce.com提供了API接口服务sForce,希望用户或开发者能够通过API开发应用程序,从而打通Salesforce.com与其它互联网平台的信息通道,例如把Salesforce.com与谷歌地图相结合。然而,那个时候SaaS的模式还未完全被市场接受,更不用说让人们接受API的方式,而且Salesforce.com在一开始的时候为API的使用设置了很高的费用。随后,Salesforce.com调整了思路,以免费的方式开放了API。

当用户和开发者开发的企业级应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2005年,Salesforce.com决定创建一个应用交易市场AppExchange,这非常类似苹果应用商店。开发者可以上传自己的应用,其他用户可以购买感兴趣的应用。美国《商业周刊》把这个模式叫作“企业级软件的eBay”,美国《Forbes》杂志称之为“企业级软件的iTunes”。随着AppExchange的成功,Salesforce.com也从提供在线CRM工具,发展到孵化企业级SaaS软件的平台。

在开放了API之后,在2006年,Salesforce.com进一步开放了核心代码,把自己变成了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云计算编程语言Apex,让用户和开发者能够基于Salesforce.com的平台开发新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Salesforce.com增强了用户的粘性,这也是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的早期形式。除了把Salesforce.com的平台开放外,Salesforce.com的联合创始人Harris甚至为开发者提供了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Force,帮助开发者更好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基于Salesforce.com的平台开发企业应用,随着应用的增多,用户对Salesforce.com的粘性和忠诚度也跟着提高,这个PaaS平台作为Salesforce.com扩展被命名为Force.com。

Salesforce.com在2004年还创建了一个可以让用户和开发者分享经验的社交平台,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增强与用户和开发者的互动。这个社区平台还创建了一个可以投票的系统,让用户和开发者为Salesforce.com提供新的点子,社区里的其他成员可以对不同的点子投票,获得票数高的点子就会被Salesforce.com采纳并加入到现有的平台里,这个系统叫做IdeaExchange。Benioff曾经向戴尔公司的创始人Michael Dell提到过这个系统,那时Michael Dell刚刚重新返回戴尔公司任CEO,他把IdeaExchange带到了戴尔,基于这个平台创建戴尔的IdeaStorm.com,向全球戴尔用户在线征集点子,获得票数高的点子将被戴尔采纳。Michael Dell随后把这个系统推荐给了同样刚返回CEO岗位的星巴克创始人Howard Schultz,Howard Schultz基于这个系统创建了星巴克的MyStarbucksIdea.com,并将它作为公司的新五大战略之一。

除了上面的种种措施外,Salesforce.com还创建了Salesforce.com的APP开发者孵化器,这或许是最早的互联网创业孵化器。Salesforce.com在加利福尼亚州租下了一个办公区,并把场地租给创业团队,同时提供Salesforce.com平台资源、技术支持、商务拓展等服务,这吸引了大批创业团队。


今天的Salesforce.com

如今的Salesforce.com是全球第一的CRM平台,被《Forbes》连续四年评为“全球最创新的公司”(2011年-2014年),在2014年初的时候每天处理15亿次交易。

Salesforce公司旗下有CRM SaaS云平台Salesforce.com、企业软件PaaS开发平台Force.com、移动端应用开发平台Salesforce1 Platform、企业级软件和应用交易市场AppExchange、市场营销云Market Cloud、销售支持云Service Cloud、中小企业云Desk.com、社区云Community Cloud、企业社交网络Chatter、分析云Analytics Cloud等多条产品线。

在2008年的时候,就有16万开发者加入了Salesforce.com的开发大军,在当年AppExchange提供了超过800个基于Salesforce.com平台的企业级软件,2014年的时候AppExchange则拥有超过2000个企业级软件。这些软件极大扩展了CRM功能,形成了庞大的企业软件生态系统,这也是Salesforce.com成功的关键所在。DreamForce开发者大会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大会之一,由Salesforce组织每年一届,到2014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

今天的Salesforce.com已经拥有超过10万个企业用户。而据2009年的数据,当时Salesforce.com有67,900个企业用户,背后仅用1000台服务器就满足了这近7万个企业用户的需求,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是Salesforce.com成功的又一关键。

进入2015年2月下旬,Salesforce的市值超过了400亿美金,并在2月27日达到437.4亿美金的规模。如今Marc Benioff拥有约30亿美金的Salesforce股票,他在26岁的时候就成为了Oracle的VP,是Oracle历史上最年轻的VP。Benioff曾在15岁的时候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软件公司Liberty Software,并在上大学期间到苹果公司的Macintosh部门实习过。他在35岁离开Oracle创办Salesforce.com的时候,就已经是百万美元富翁。所以Salesforce.com对于Marc Benioff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份工作和事业,而是了他改变软件产业进而改变世界的梦想。

1999年,Marc Benioff在成立Salesforce.com时喊出了一个推广SaaS软件的市场营销广告:“软件之死”,这个趋势在16年后的今天,才真正开始。

(注:相关内容出处来自Marc Benioff英文版自传《Behind the Cloud》、Salesforce.com历年新闻稿、Salesforce.com财报、Business Insider报道、《高级云经纪师教程》等。)